在各類實驗室安全事故中,產生較大影響的是2010年東北農業大學師生使用未檢疫羊做活體動物實驗,結果感染布魯氏桿菌傳染病。事故發生后,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立刻掀起社會關注點。
師生疏忽了什么?
據一位有多年動物實驗經驗的某高校專家分析說,東北農業大學實驗教學事故的發生,三大因素不可忽視:購買實驗山羊時未要求養殖場出具檢疫合格證明,實驗前教師未對山羊進行現場檢疫,實驗中教師未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操作規程進行有效防護。
事件的本身充分暴露出學校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如:對教學動物實驗活動管理不嚴,動物檢疫等相關法律意識淡薄,學校實驗室教學條件堪憂等。
安全意識淡薄是實驗室悲劇主要原因
實驗室安全問題的探討已經由來已久,想必每個初進實驗室工作的人員都會被告知各種規章制度,種種警告條例下必將變得十分小心,但久而久之,監管不嚴造成的神經松懈或僥幸心理的存在,很容易讓實驗室安全條例變成形式主義。
整理和總結了大量實驗室事故后,不難發現,大部分安全事故究其原因還是由科研人員的疏忽造成的,其中監督意識的缺位更是占據主要原因。實驗人員是實驗室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對實驗室的安全隱患有切身感受,也能及時發現身邊的違規操作行為。只有當實驗人員首先樹立監督意識的時候,才能在規范自身行為的同時,及時發現和反映安全隱患,避免事故發生
投入不足凸顯安全隱患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各類實驗室的需求越來越多,各學校、各學科、各系統內的重點實驗室層出不窮,但相關的安全保護措施是否做出了配套的更新呢?據記者了解,由于需要數百萬元至上千萬元的經費投入,目前很多高校并未建立自己的實驗動物中心,從非正規渠道購買的實驗動物為實驗安全留下了隱患。如今,有許多院校與養殖場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這些養殖場擁有國家頒發的相關許可證,并負責對實驗動物進行檢疫。
實驗室安全事故,特別是生物實驗室、核物理實驗室的安全事故,不僅會對實驗人員造成危害,也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威脅公眾健康。然而,時至今日,我國大多數實驗室雖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卻依舊難以避免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制度是靠監督來實施,監督的背后依舊是靠人來推動。只有實驗人員、研究機構自主增強監督意識,才能保證制度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