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今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名單已于9月8日正式公布,其中生命科學獎授予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三位科學家,表彰他們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采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物質科學獎授予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的得主是科學家林本堅,表彰他開拓浸潤式微影系統方法,持續擴展納米級集成電路制造,將摩爾定律延伸多代。
在頒獎典禮上,除了袁隆平因身體原因無法出席外,其他六位獲獎人共同出席本次頒獎典禮,共享榮耀時刻。
2018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啟發打趣的表示,今年生命科學獎的三位獲獎者,都是種田的農民朋友,能得獎感到意外,但中國的水稻研究科學,從零開始,到目前,中國的科學獎把這個領域,做到了世界的最前沿。因此獲獎也在情理之中。
未來科學大獎既是對科研工作者所取得成果的肯定,也必將為未來出現更多振奮人心的科研成就提供巨大的助推力。一些獲獎人表示會把獎金用在更多的科學研究領域,也會將更多的年輕學者,有機會參與更廣泛、更深層的學術研究,促進中國的科學,來引導更多的人,來熱愛科學,關注科學、從事科學。把科研成果貢獻給世界。
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除了對科學家的表彰之外,還不忘把科學的精神、知識、理念,傳遞給未來的青少年。在頒獎典禮舉行之前,還特設“青少年對話獲獎人”環節,通過科學大獎獲獎者面向青少年講述自身經驗故事,分享自己學習與科研生涯中的點滴經驗。不僅給眾多熱愛科學的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與科學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并且通過獲獎者與青少年的互動與交流,傳遞科學精神,啟迪科學思想,鼓勵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于科學事業當中,激勵青少年走上科學之路。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代表李家洋、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林本堅五位科學家與來自中小學的青少年們,展開關于生命研究、物質研究、計算機研究等三個方向的交流,用科學家的長者智慧,為青少年照亮未來的科學前進之路。
與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同期舉行的F2科學峰會,邀請全球范圍內卓有建樹的科學家,分享科學發展的前沿成果,探討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推進科學主導的產業應用,是唯一在中國舉辦的高端多領域國際性科學會議。
這十二場研討會主題涉及細菌研究、未來互聯網、免疫科學、摩爾定律、合成化學、區塊鏈、柔性電子器件、生物醫學智能系統、天體物理、人工智能、腦科學、科學計算等多個重要科學領域。
峰會從北大、清華、哈佛、耶魯、斯坦福、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加州大學、杜克大學等國內外頂級高校邀請到八十余位專家學者參與研討會。所有參會科學家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著世界范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