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汽車租賃、房屋租賃、婚紗租賃、黃金租賃,您是否聽說過科技租賃?其實,從本質上看各種租賃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相較于那些直面消費者的租賃,科技租賃的主體是企業而已。
只付兩三成的租金,企業就能在一段時間內擁有自己看中的科研儀器設備,使用后還給租賃公司,再換租更高端的儀器,實現技術升級。這樣的科技租賃正在泉州逐步興起。
科技租賃助力企業研發
不少企業家常面臨這樣一些難題:當需要采購昂貴的儀器設備時,大筆資金投入卻讓企業力不從心;與此同時,由于項目本身在科研價值方面具有不確定性,購進儀器設備可能帶來很大的風險,而隨著設備的更新換代,剛采購的儀器可能在不久后就面臨淘汰。
“對于一些具有研發能力、經營狀況良好,但資金不足的企業而言,科技租賃能為他們的產品研發提供設備支持。”業內人士張先生告訴記者,當前,泉州已有部分企業試水租賃科技設備。
如一家民營企業因研發需要,須購買一臺價值2000萬元的儀器設備。選擇科技租賃后,這家企業只需支付400萬—800萬元的租金,就可以獲得這個儀器設備一段時間的使用權。
本地市場有待挖掘
相關市場分析顯示,中國科技設備市場每年都約有20億美金的進口量,未來,科技租賃在市場占有比例將發展到占10%—15%左右。據悉,美國30%以上的技術設備投資通過科技租賃方式完成,我國科技租賃的比例尚不足5%。
記者了解到,一方面,我市不少制鞋、服裝、水暖衛浴品牌企業都建有企業內部科研中心,以此研發一些新產品或把控出廠產品質量。而科研中心里的大量儀器設備,多數企業采用自掏腰包的形式購買,隨著產品與技術更新,不少儀器被遺棄或以低廉價格賣出,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更多的中小企業因買不起儀器設備,無力研發新產品,只能一味地模仿大企業產品。
“提供科技租賃的公司有不少,但這種租賃方式仍未在泉州乃至閩南地區流行起來,使用科技租賃的企業屈指可數。”晉江一租賃公司負責人楊女士說,即使采用這一方式的企業,企業主的心里還是有顧慮。畢竟,多數企業習慣了掏錢買設備,對于“租”設備,還需要花時間去了解。
向中小企業滲透
“目前科技租賃的客戶對象主要為通信、半導體等行業的企業。”據張先生介紹,像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際通信巨頭每年都要租賃大量儀器來滿足測試需求,這也同時成就了一些著名的專業化租賃服務公司,如日本的世界500強企業歐力士。
“如今的電子產品買到手就落后了,以前那種花大價錢買產品一步到位的想法,已經落伍。”北京東方中科集成公司租賃事業部市場總監江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科技租賃在各行業的普及推廣,租賃業務已經開始從大企業轉向各類科研機構、高新企業及高新園區內的中小企業,并開始涉及中小企業的生產和研發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