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點資助方向
2025年度擬設課題為《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差異化管控分析》。主要研究內容方向為:
1.生態保護紅線功能層級評估
針對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防風固沙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態保護紅線開展評價,明確紅線內部重要性等級及紅線核心區域及非核心區范圍。
2.生態保護紅線沖突空間識別
以2023年生態保護紅線數據和2022年土地利用現狀數據為基礎,統計生態保護紅線內現狀用地,識別生態保護紅線內各類用地的空間分布規律、主要用地類型的占比。
3.涉及生態保護紅線的項目需求分析和管控要求
結合國家、自然資源部關于生態保護紅線相關政策要求,梳理涉及生態保護紅線重點項目布局并分類歸納分析,梳理已確定選址的涉及生態保護紅線的重點建設項目,并對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提出建議。
4.生態保護紅線相關政策內容梳理及政策銜接分析
收集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廳發布的與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管控、調整等相關的新政策文件,梳理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內容要求,明確政策條文及內容要求與本研究中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建議、調整方案等內容的銜接關系,為生態保護紅線相關研究與實踐提供政策依據。
5.生態保護紅線動態調整的差異化管控建議方案
結合國家、自然資源部和省(區、市)的相關政策要求,針對不同類型生態保護紅線提出差異化管控建議。針對省級重要生態功能區類型,結合空間生態特征和用地實際情況,制定生態保護紅線差異化利用管控指引,提出生態保護紅線調整清單。
二、申報條件
課題負責人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原則上不超過55周歲,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在讀博士、博士后。
2.應受聘于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工礦企業,從事自然資源、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
3.課題負責人及團隊主要成員每年僅能申請一個項目,不得重復申請。
三、遴選與確認
根據《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堅持鼓勵創新、公平競爭、擇優支持的原則,重點實驗室組織評審遴選課題承擔者,書面通知課題負責人并在實驗室網站公布。雙方簽訂合同書,課題負責人組織開展研究工作。
開放課題資助時間為12個月(以合同簽訂日期計算),經專家核定,對成績優秀、確有重要前景或重大進展的課題,可以連續資助,但需在完成前期研究工作、并經實驗室評估同意方可延續。
四、實施與驗收
1.獲資助后,課題負責人需按合同書完成研究工作。開放課題經費實行合同管理,開支項目包括辦公費、印刷費、交通費、差旅費、專用材料和燃料費、咨詢勞務費等。申請人應遵守本實驗室有關規章制度,按要求匯報研究進展。開放課題結束時,實驗室組織評審驗收。申請人應按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進行歸檔。
2.開放課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報告、專著、論文、專利、軟件、數據庫等)應注明“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資助課題(編號:CCA2025.xx)”。發表論文、出版書籍、申報獎勵的應優先考慮聯合實驗室共同實施。實驗室標注形式為:“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英文名為: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五、要求及其他事項
1.研究課題自本指南公告發布之日至2025年7月30日接受申報,逾期不予受理。審查后確認擬資助開放課題并通知申請人。
2.課題申請書(一式5份,白色A4紙雙面打印)投送至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截止日期以當地郵戳為準),并將電子版word發送至實驗室電子郵箱,郵件主題和申請書word均以“課題名稱+申請人姓名+申請人單位”格式命名(申請書見附件)。
3.申請書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同意蓋章方為有效,紙質版申請書封面、所在單位審查意見處均需加蓋單位公章,電子版無需蓋章。請務必按照規定格式和要求提交申報材料,申報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視為無效。
4.研究課題取得高水平成果者可以連續申請并獲得其他獎勵。無故不按時完成的課題負責人,取消其開放課題的申請資格。
5.課題承擔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將課題轉包。開放課題負責人應按照要求提交課題中期簡報和結題報告。如果課題不能如期完成或繼續進行,實驗室有權中止提供經費。
6.課題資助經費為10萬元人民幣。重點實驗室有權根據內容調整經費安排。課題研究成果歸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所有。
通信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區京榆大街689號
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
郵政編碼:065201
聯系人:賈立斌
電話:010-61595824,傳真:010-61592117(重點實驗室)
網址:http://lab.calre.org.cn(重點實驗室)
電郵:labcca@canre.org.cn
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