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巨資采購128臺基因測序儀,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全額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ompleteGenomics(下稱CG),改變中國生物科技企業被跨國企業單向并購的格局。華大基因向來不按套路出牌。看似有些瘋狂的舉動,實際是華大基因建立技術優勢的精心布局。華大基因的服務規模和測序團隊是全球最大的,但在測序技術平臺上需購買大批設備和耗材。收購CG實現了資金技術的互補,也使技術優勢成為打破原有國際基因市場格局的反擊武器。
大數據支撐科研新模式
通常由于科學技術實現產業化的過程周期很長,但在生物科技領域,尤其是在21世紀以后,生命科學由原來經典的實驗科學、作坊式的實驗科學變成了工廠式大數據的大科學。這種大科學利用數據分析處理,大大縮短了從科學發現到產業化的過程,使得一家機構同時進行產學研一體化成為了可能。
1990年由美、英、日、德、法及中國六國科學家啟動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用10年時間、耗費30億美元才完成了一個人的基因組測序。2007年華大基因只用半年,不到3000萬人民幣就完成了“第一個中國人基因圖譜”。省時、高效的基因測序得益于華大基因在大數據背景下開創的新型基因科研模式,華大基因打造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綜合性大平臺。在強大“平臺體系”驅動下,圍繞生命中心法則,建起了測序、質譜、生物計算和國家基因庫綜合技術平臺。
測序平臺承載著基因測序產業的重任,它使人類進一步解讀生命奧妙成為了可能。華大基因測序平臺主要以高通量測序平臺為主,此外,還包括了羅氏454測序平臺及IonTorrent測序平臺。測序涉及生物學各領域,包括DNA測序、RNA測序、宏基因組測序、甲基化測序、外顯子捕獲測序等。此外,還有合成平臺、基因分型平臺、全基因酶切圖譜平臺等讓測序結果更精確的輔助平臺。
質譜平臺基于高通量質譜技術進行工業規模的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研究及目標分子檢測,主要進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的全譜分析、定量分析、蛋白修飾分析以及目標蛋白、多肽和各種小分子的分析檢測,也可以結合基因組、轉錄組數據展開貫穿性科研項目。
信息中心以實現超大規模生物信息學計算為中心任務,不斷提升其在高效能計算、云計算服務能力,為海量數據處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華大基因擁有深圳、香港、北京、武漢、杭州等數個大型生物信息學超級計算中心,總峰值計算能力達到212Tflops,總內存容量達到35.9TB,總存儲能力達到18.38PB。其位于深圳和香港的集群的峰值計算能力分列國內生物信息領域第一和第二位,有能力為海量生物信息學數據的存儲、處理和分析提供穩定而高效的資源保障。
國家基因庫集生物資源樣本庫、生物信息數據庫和生物資源信息網絡為一體,通過建立高水平的生物資源樣本庫、高效的生物信息數據處理、存儲與管理系統以及覆蓋廣泛的聯盟網絡,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利用我國生物資源及基因數據資源,充分調動、發揮及整合各地區、各單位的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
競爭王牌:測序技術革新
2013年3月18日,華大基因宣布完成對CG的全額收購。華大在并購完成之后,保留了CG在硅谷的研發團隊,并將團隊規模擴大了一倍,同時結合中國本土的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共同合作,開發出將投入產業化應用的臨床測序技術BGISEQ-1000和BGISEQ-100。新產品大大簡化了樣品處理的流程,縮短了整個周期,優化了生物云平臺,做到一鍵式、傻瓜式、大數據庫支持,能夠進入任何一家醫院而不需要任何前期測序基礎。在臨床產品的精度、可重現性和穩定性方面比市面已有技術提高幾個數量級,達到99.999%以上的堿基準確性。
華大的測序技術采取的原理各有不同,其中代表性的有基于焦磷酸化學發光的454測序技術、基于連接反應的邊連接邊測序技術SBL、基于錨定探針連接的CPAL技術、基于可逆終止邊合成邊連接技術(SBS)和測序過程中基于氫質子濃度變化的半導體檢測技術。
華大測序的特點主要是序列短(30—150bp)、但是檢測通量大(從開始的幾百Mb到目前的1Tb以上的通量)、檢測周期靈活(幾個小時到幾天)。正是因為通量高,所以測序的價格已經是第一代測序的萬分之一,甚至更低。最早做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需要30億美元,現在測序成本只需要1000美元。
如今,華大基因在基因測序領域保持著領先的技術優勢,包括效率高、成本低的高通量測序;準確率高的高深度測序;全球領先的基因組組裝軟件,自主研發的SOAPdenovo軟件;而且有著豐富的經驗,華大基因已經成功完成幾百個物種的全基因組從頭測序。
產業化新起點
如今,華大基因已經進入到產業化的新階段,除了傳統的科技合作項目之外,個人基因檢測服務于醫療領域,成為了華大基因發展的新起點。
全世界每年約有500萬缺陷兒出生,給這些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產前篩查、產前診斷是防治出生缺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的方法都無法達到既精準又安全無創。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DNA測序成本降低,一項新的產前檢測技術——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應運而生。華大基因在自身高通量測序平臺的基礎上,于2010年末推出了產前基因檢測服務,只需通過采集孕婦外周血,提取血漿中的游離DNA,就可利用測序方法分析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的風險率。目前,除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外尚有針對染色體病、單基因病的眾多項目在研發過程中。
目前全球基因測序領域處于一個快速向應用轉化的產業化、民用化發展階段。整個基因測序市場中從業公司的估值也都將隨著產業的爆發而水漲船高,該領域前景將繼續受到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
基因科技,這個揭示人類生命奧秘的學科,未來必將孕育出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產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