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區域醫療中心
方便群眾就近治療疑難重癥
據介紹,我省扎實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榆林醫院二病區正式開工。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北)西安市兒童醫院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個。科學規劃陜南、陜北、關中東西部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并加快推進建設,每個項目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著力解決群眾就近治療疑難重癥問題。
推動醫療集團和醫共體建設。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納入縣域經濟發展統計口徑的83個縣(市、區)建設醫共體119個。73個縣全面派駐人員到鄉鎮衛生院,26個縣開展省級科室共建項目,實現鎮村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達到5126個,占比23.71%,心電圖、影像“一張網”分別覆蓋54.73%、31.61%的鄉鎮衛生院。
持續深化“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全省69.5%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標準。衛生健康、醫保部門聯合推進集采藥品“以鎮代村”采購工作模式,81%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基層群眾用藥及報銷更加便捷。省內外124家三級醫院對口支援我省138家縣級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和推廣適宜技術457項。
實施重點傳染病精準防控策略,強化防控措施落實,今年以來,全省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丙類傳染病發病率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0.24%、40.20%,均處于低水平流行。
三甲醫院檢驗結果互認項目101項
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全省檢驗結果互認項目進一步擴增,三甲醫院檢驗結果互認項目101項,其他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互認項目60項,414家醫療機構438個臨床實驗室檢驗項目結果實現全省互認。在安康市開展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試點。
扎實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全省累計執行集采藥品769個、醫用耗材29大類,平均降幅超過50%。
實施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已為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畢業生1442名,招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775名,其中本科醫學生374名、大專醫學生401名。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招聘工作,166名大學生村醫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管理。
全面實施編制備案管理
實現編制內外同工同薪酬
繼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始終把公益屬性擺在第一位。加大投入保障力度,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六項投入要求,探索建立投入增長長效機制。用好國家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加大對公立醫療機構的支持。嚴格落實區域衛生規劃,合理確定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布局和數量,有效控制公立醫院規模,嚴禁違規舉債建設,堅決遏制超規模超標準超預算等“三超”勢頭。
建立公立醫院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在把空余編制用好的基礎上,同步協調逐步動態增加公立醫療機構人員編制數量,對承擔國家和省級指令性任務較多的醫療機構給予傾斜支持,機構內重點向臨床一線、中層以上干部,以及兒科、麻醉、精神衛生、護理、感染、病理等薄弱學科和優秀技術人員傾斜,穩定發展醫務人員隊伍。推進編制周轉池建設,全面實施編制備案管理,實行崗位管理,實現編制內外同工同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