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5分鐘PCR儀
抗甲流藥物昂拉地韋驚艷亮相
……
8月23日
廣州國家實驗室
(以下簡稱“實驗室”)
呼吸健康創新項目推介會暨專題展
在2025廣州醫療與健康產業博覽會上舉辦
實驗室在呼吸系統疾病防控領域的
11項突破性成果亮相
院士領銜
多方共促成果轉化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介紹,廣州實驗室從籌建開始,就確定了“雙轉化 雙推廣”理念,“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基礎研究向臨床研究,經驗醫學向循證醫學的一次轉化,以及從樣品到產品再到產品的二次轉化,形成簡便、效優、價廉、安全的技術和產品,向臨床和基層推廣。我們不僅要研發高精尖的技術和產品,更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巨大需求,將這些高端的技術和產品向基層延伸,讓百姓用得起、用得上。”
亮點成果拆解
三大領域突破,每項都有硬實力
這次醫博會展示的廣州實驗室
11項成果主要可分為
傳染病防控、慢病管理
和高端醫療裝備三大類型
2025
傳染病防控:速度與效能 “雙開掛”
?全球首款5分鐘超快PCR儀:采用微納熱控技術(80℃/s升降溫速度)和物聯網智能平臺,實現5分鐘完成病毒核酸檢測(傳統qPCR需1小時),靈敏度達50 Copies/μL,已在海關、疾控等場景實現“分鐘級”疫情響應;
?新冠單藥治療突破:來瑞特韋片(3CL靶點)作為中國首個獲批的新冠單藥,無需聯用利托那韋,對Omicron等5種變異株有效,療效與Paxlovid相當,特殊人群適用性更廣。
來瑞特韋片
?抗甲流“超級藥物”昂拉地韋:全球首個PB2靶點RNA聚合酶抑制劑,18.7小時快速緩解癥狀,抗病毒活性是奧司他韋1000倍,對耐藥株仍保持高效,獲評“國際領先水平”。
昂拉地韋片
慢病管理:裝備升級,賦能早篩與精準診療
實驗室還在現場
展示了多款慢病管理裝備
?分枝桿菌快速檢測系統:TBK1200/400培養監測儀將結核菌檢測周期從3-4周縮短至4-11天,高通量型號單日可處理1200個樣本,提升檢出率20%以上。
?全自動外泌體提取儀:全球首臺實現全血直檢的自動化設備,10分鐘完成外泌體分離純化,純度達臨床級標準,為腫瘤早篩提供新工具。
高端醫療裝備:國產首創,填補領域空白
?呼吸介入治療革新:PTS普羅仙安注射液(甲苯磺酰胺)是全球首個獲批的氣道腫瘤消融藥物,通過微創注射實現腫瘤細胞選擇性壞死,填補氣道局部治療空白。
?單細胞研究利器:LeadOmics系列高端裝備(IC100/DS100/CP100)實現單細胞成像、分選、測序全流程自動化,單細胞基因檢測中位數突破5000基因,助力罕見病研究與精準治療。
高通量成像流式細胞儀LeadOmics IC100
?國內首款單孔手術機器人亮相: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作為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內窺鏡單孔手術系統,通過直徑2.5cm單孔鞘管同時進入內窺鏡和三支手術器械,適用于泌尿外科、婦科、普外科及胸外科手術。其全球首創的蛇形臂技術具有運動范圍廣、負載能力強等優勢,國家藥監局評價其“采用國際首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工作人員的操縱下,機械臂正在剝鵪鶉蛋殼
成果三大優勢
精準匹配醫療場景需求
?研發速度快,響應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四年來,實驗室產出了數十項關鍵成果,包括合作上市的8款藥物和疫苗,以及多個醫療器械和科學儀器設備,基礎研究領域也有很多具有影響力的成果發現。
?產品效果顯著,滿足臨床實際需求:今年研發上市的抗甲流藥物昂拉地韋,在退燒時間和癥狀緩解方面療效非常顯著,還能一藥多用,可以應對H7N9、H5N6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既為全球應對流感提供了中國方案,也為預防人畜共患病提供技術儲備。
?產品簡便易操作,幫助基層省時省力:李亦學教授團隊研發的生物醫學大數據操作系統Bio-OS為科研團隊提供一站式生物醫學大數據分析處理平臺,幫助科研人員省力。曹小寶團隊研發的單細胞測序系統通過高精度和高通量分析和處理單細胞數據,幫助企業大幅降低實驗成本。還有肺功能儀,手持就可以操作,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基層機構也能夠開展呼吸慢病篩查,幫助基層節省人力成本。
展會現場
“雙轉化”模式驅動
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
廣州國家實驗室創新提出“樣品—產品—商品”轉化路徑,通過三大機制加速技術落地。
廣州實驗室
● 研審聯動機制。藥監專家提前介入指導,縮短研發周期30%以上;
● 概念驗證中心。采用“技術-臨床-注冊-產品-市場”五維驗證模式,提升成果成熟度;
● 產學研協同網絡。聯合全國重點實驗室、臨床研究中心及海爾生物等龍頭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
廣東省科技廳、藥監局及衛健委領導在致辭中強調,生物醫藥產業是廣東戰略性支柱產業,2024年全省醫療器械注冊證數量居全國前列。未來將深化“三醫協同”,強化創新全鏈條支持,為實驗室成果轉化提供政策與資源保障。
后續,廣州實驗室
將繼續以產出簡便、效優、
價廉、安全的技術和產品為己任
依托新型舉國體制
深化全鏈條建設
加緊科技攻關
產出更多優質的成果
共同護航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