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在復旦大學、青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創智學院、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共同指導下,由復旦科創主辦,致力于構建“政策+技術+資本”三位一體的賦能生態,推動ai技術與產業應用的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
20強決戰!創新力量集結長三角
決賽現場,技術專家、產業領袖與投資大咖組成的評審團,圍繞“技術突破性”“團隊實力”“產業化潛力”三大核心維度,對參賽項目展開考評。從工業質檢的ai視覺識別,到金融科技的智能風控,從智慧醫療的疾病預判,到教育培訓的個性化學習方案,20個項目覆蓋多領域,展現出ai與實體經濟融合的無限可能。
更令人關注的是參賽陣容——90后占比超半數,00后躍升至13.2%,這群年輕創業者用前沿技術視野和敏銳商業嗅覺,成為ai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在多領域共同書寫著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新篇。
政產學研金齊發力,共繪ai生態藍圖
頒獎儀式上,多方代表共同為ai創新“把脈定向”,傳遞出協同發展的堅定決心。復旦大學表示,大賽是復旦響應國家戰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實踐,未來將持續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全鏈條生態,加速ai原創成果落地。
此次大賽是“政產學研金”高效協同,共同滋養創新沃土的生動實踐,青浦區作為上海西大門,正錨定“長三角創新樞紐”目標,將以產業空間優勢鏈接ai前沿力量。
上海銀行將通過精準的科技金融服務,從科學家創新到企業家創意協同助力,讓實驗室的技術方案在產業一線落地生根。
賦能計劃落地!打通從技術到產業的關鍵通道
在賦能計劃發布環節,“政產學研金”協同賦能計劃正式發布。青浦區科委、上海銀行、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青浦創新中心)等多方現場簽署協議,構建起“政策+金融+產業”三位一體的支持體系。
據介紹,從項目概念驗證到產業落地,創新團隊將獲得全程護航:政策層面提供落地保障,金融層面給予資金支持,產業層面搭建對接平臺。正如主辦方復旦科創所言,這場賽事不只是“競技場”,更是“資源整合器”,為早期ai項目打通了從“創意”到“產業”的關鍵“一公里”,為創新項目提供從概念驗證到產業落地的全程支持。
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現了人工智能作為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的蓬勃動能。賽事落幕,但ai創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這批從決賽中脫穎而出的團隊,將帶著技術火花與多方賦能,在產業沃土中點燃變革星火,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智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