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實驗室第一年期待孵化超過1000家創新企業,起步規模就能跟美國實驗室的現有規模相當。”達洛茲信心滿滿。達索系統還將于年底設立創投基金,專項用于支持中國本土創新企業。
AI高地帶來硬核起步底氣
進入中國第20個年頭,為何達索系統選擇再次投資,將實驗室落地上海?達洛茲的理由很“硬核”:“中國,特別是上海,在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將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發展。”
目前,全球約80%的人形機器人都使用達索系統來進行虛擬孿生設計,而大部分人形機器人都來自于中國。“中國既有技術基礎,也有能源優勢來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規模化落地,這是其他國家的企業無法兼得的。”他認為,技術與產能兩者缺一不可,中國在AI領域將成為領頭羊,并且實現質的飛躍。
據悉,最新啟用的上海實驗室面向先進制造、生命科學、新材料、綠色能源等領域的初創型企業開放,以加速本土創新和研發的周期。“我們更希望聚焦實體產業與深度科技,而非純軟件領域項目。”他以新能源汽車舉例,25年前,達索系統就判斷傳統汽車行業會向電氣化轉型,當時企業曾與德國、美國的車企溝通過,但大家都覺得這是個笑話,直到達索系統與特斯拉合作,“選擇那些敏捷度、輕量化程度高的中小型企業,更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的顛覆性轉型。”
在達索系統看好的領域中,達洛茲還提到了上海的另一大優勢產業——低空經濟。“達索系統在全球航空航天領域擁有廣泛的覆蓋網絡,能夠給當地初創企業提供設計工具。”他舉了個例子,如果無人機采用太陽能而非電池,它就可以減輕重量,提升飛行高度。上海實驗室成立后,達索系統會調派全球專家團隊來支持孵化這類新產品的測試和創新,幫助入駐初創企業減少學習成本和時間,并為他們對接全球無人機企業客戶。
上海實驗室未來要孵化一萬家企業
10年前,達索系統在法國開設3DEXPERIENCE開放創新實驗室,從1000多家全球初創企業里篩選出100多家進行賦能。此后,達索系統陸續在美國、印度、德國建立研發實驗室。上海實驗室是其全球第五個,與此配套,達索析統(上海)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同步成立,足見公司深耕上海的決心與承諾。
今天的上海實驗室,與全球其他實驗室相比,有何不同?“我們在上海設立實驗室的目標,是實現規模化增長。”在采訪中,達洛茲對此信心十足,“10年前設立法國實驗室時,只能賦能100家初創企業,上海實驗室在第一年希望就能孵化超過1000家,我預測未來甚至可以孵化超過一萬家。”
選擇上海,其實也有達索系統的深度考量。在達洛茲看來,上海有多重特色吸引他。一方面,上海是一座充滿創新能量的城市,在創新成果中占比相對較大,有人才梯度和聚焦效應。另一方面,他認為未來參與全球競爭不能靠單槍匹馬,而是要依托整個生態集群。上海在生物醫藥等很多領域都有行業優勢,展現出領先地位,為此,上海實驗室在設立之初,就將聯動初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行業客戶,構建覆蓋“產-學-研”的協同創新生態系統。年底,達索系統還將設立創投基金,與中資機構聯合出資,專項用于支持中國本土創新企業。
更重要的是,在上海設立實驗室,讓企業覺得可以實現“多贏”,甚至可以從中被反哺和受益,這是達索系統更看重的潛力。達索系統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5.2億歐元,增長6%,其中,3DEXPERIENCE軟件收入大幅增長20%。而中國市場增長強勁,第二季度中國市場營收增長超過15%。“這不僅僅是單純的投資,更是互相扶持、相輔相成的過程。”達洛茲說,我們將持續加大在華及在滬投資,同時增強自身競爭力。